融资租赁服务产品需要产业化

作者:沙泉

   融资租赁以其具有灵活性,适应性,在投融资领域中是一个比较受欢迎的行业。正因为其灵活,在开发租赁项目时,业内人士总喜欢用“量体裁衣”来形容租赁的服务产品设计,以为可以解决许多特殊需要的客户——其他金融机构有难度的项目,我们可以灵活定做。

    其实这是投资人的思维。融资租赁起源于产品的销售,其主要特征就是在销售时提供金融服务,目的是为了促进产品的销售。既然是促销,如果租赁服务不能形成产业化的产品,其开发成本非常高。有一家租赁公司用“量体裁衣”的方式开发了一个非常成功的租赁项目,在行业内曾引起轰动,但是因为没有转化为一个产品,后来多年都没有开发成第二个项目。这就表明融资租赁服务产品如果不产业化,小批量、高成本地开发运行,融资租赁额很难有一个飞跃。只有租赁项目产业化,才会做大、做强。

    租赁服务产品产业化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的支持和理解共同创造完成的。融资租赁虽好,但不是每个行业,每个产品都可以使用融资租赁。由于各方面信息不对称,租赁宣传的不可以说力度不够,企业也不是不想采用租赁,租赁公司也不是不想开发业务。但是限于时间、精力、关注程度等多方面原因。租赁当事人之间的点对点交谈总给人以“鸡对鸭谈话”的感觉。“量体裁衣”变成“撞大运”,赶上一个合适的就做,赶不上就不做。企业不仅经营成本高,管理成本高,机会成本还高。

    按说租赁项目开发是租赁公司的事情。但目前的情况是:租赁公司本身人员素质普遍不是很高,对租赁的理解和悟性不强。一些企业找到租赁公司的业务人员洽谈项目时,有些人员反问企业租赁应该怎样做。还有一些企业感觉租赁公司业务人员所讲租赁的好处他们一点没有感受到,租赁公司总是在推卸风险责任,卖经营资质、放高利贷。不想开发业务承担责任。

    企业本身对融资租赁理解的就不深,总把租赁公司当作银行比较,只从利率上比较,不从解决需求方面考虑。没有想到自己的条件如果能从银行贷款,还找租赁公司干什么?难道租赁公司只是利息高一些,就可以做项目吗。租赁到底能给企业带来什么分析过、考虑过吗?你把风险推给租赁公司时,你考虑承担什么风险了吗?

    不仅是企业和租赁公司之间,还是他们和政府之间都有许多需要沟通和理解的问题。这些问题如果是点对点的谈,一是抱有成见,二是碍于面子,公说公的理,婆说婆的理,都有道理,都没有从对方的角度考虑。一个项目的成功各方必须有亲和力才行,如何实现这种亲和力呢?

    按照美国的经验,租赁行业组织应该发挥自己的服务作用。选定适合租赁的领域,召集租赁当事人(不是一家,而是多家)和专家、学者,需要政策时还邀请政府主管参加,组织专门的研讨会设计出产业化可运行的操作模式,把典型项目规范化,统一原则、统一标准。既分散风险,又实现多赢。在这种会上可以避免不公平的言论,可以坦诚地摆自己的意见。由专家学者对讨论的内容进行评判,对矛盾的地方提出解决方案,在场的一线人员论证可操作性和合理性。必要是直接向政府提出政策呼吁。

    租赁行业目前是需要发展,竞争还谈不上激烈,尽管有自己的商业秘密,但是通过企业对租赁公司的对比,就把各自的经营模式全部透露。因此行业内部之间对于运作技巧没必要保密,多方的共同合作使得行业更规范地发展。将来形成竞争,主要拼的是服务质量、对租赁物件的资产管理、风险控制能力。至于业务模式,越公开,生意越红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