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外资本为何对中国融资租赁业即爱,又怕

作者:沙泉

    中国融资租赁业在一片叫好中苟且偷生,为什么对经济发展非常有效的促进方式经营的却如此困难,中国的资本市场不健全是一个原因。难道成熟的国际资本市场也不看好中国租赁业?不在这个圈子里的人一般是不知道国外资本对中国租赁业的看法 ,但在这个圈子的企业依然是不了解境外企业是怎样看待中国的租赁业,看待中国的租赁企业。从美国设备租赁协会的网站上我们可以知道:

    随着中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以及正在成为世界加工制造中心,他们认为“中国是世界上国内生产总值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当出租人将他们的注意力转向东方,不可避免地对中国设备融资租赁市场的空间产生诸多的疑问和关注”,“中国将是融资租赁业最后的大蛋糕”,“中国将是一个巨大的市场, 而且其发展速度之快、市场容量之大是不容忽视的”,“因为潜在市场是实实在在存在着, 国外出租人对中国融资租赁行业的兴趣方兴未艾”。

    “象中国这样的制造业大国,必须有一个方法有效地获得资本。而融资租赁传统上正是很好地适应这一需求的工具”“像孩子终将长大成人,中国的融资租赁观念正在向西方现代概念靠拢”,“所有人认可中国呈现一个不可抵抗的机会。正如设备融资租赁协会的主席 Mike Fleming 指出的:那些现在进入中国的公司将会比其他人领先5到10年,后来者想要追赶需要付出的代价将会是不可想象的”,“如果你今天不迈出第一步, 你的机会将一去不返”。这些都是中国融资租赁业可爱的地方。但是他们也有很多担心。

    如此看来应该有很多国外的资本进入中国融资租赁业。事实上也是这样,但他们又遇到很多的尴尬和无奈。他们“认为这些问题包括 (1)缺乏一个可靠的、统一的法律体系;(2)缺乏一个对潜在承租人的资信报告体系;(3)缺乏一个对潜在承租人的适当财务评估体系;(4)在可靠的担保物方面存在困难;(5) 尽管有所改进仍然高高在上的建立融资租赁公司的注册资本门槛;(6)对某些融资租赁方式的税负不同等”。

    “虽然大家都认同中国将是融资租赁的大市场,但我们都深知支撑中国融资租赁业的基础仍不存在”,“中国融资租赁业的未来空间将很大,而不是现在。 目前根据我的观察,如果坚持要进入唯一的理性选择就是使用融资租赁方式促进你的设备和产品销售”。“融资租赁作为一个长期的融资手段的概念直到几年前才在中国出现。这意味着需要有一个漫长的教育过程向当地的经营业主灌输有关融资租赁权利、责任、义务在技术层面的真正含义”,“承租人债务强制执行能力和回收能力不够。在中国如果承租人拖欠,你要绞尽脑汁。你现在必须接受设备改型或把仪器收回并重新处置”。

    “与其说融资租赁是被拉动着进入中国的,不如说是被推动着进入中国的。当你看到进入中国融资租赁行业的跨国公司大部分是以资本或厂商为背景的。跟随着设备销售商,资本或厂商背景的融资租赁公司的母公司将会把我们的产业带入中国”,“出租人期待进入中国投入融资租赁实际运营的时间将比预期要长。因为不仅需要向客户灌输融资租赁知识,甚至要教会销售人员如何做融资租赁。经常性地让他们讨论融资租赁是克服其融资租赁知识不足障碍的有效手段”。

    国外资本想进入中国融资租赁业的另一个原因就是人民币升值。在中国,好的领域都被国有企业垄断,境外“热钱”不得以只好进入比较容易控制的房地产领域,还不时地被政府调控和修理。与此同时境内的大部分融资租赁公司都在为缺乏资金来源而发愁。如何把这些热钱引入融资租赁业,这不是政府的一个优惠政策可以解决的问题,而是需要融资租赁业自身树立健康的经营理念和提高风险控制的能力,这样才能获得内、外资 本市场的青睐。

    比如说,笔者接触过一些国际上大的财团,他们对直接进入中国融资租赁业报有疑虑,想通过购买融资租赁公司的优质债权的方式在中国进行试探性开发,但现在的中国融资租赁业能提供什么呢?

    据不完全统计中国融资租赁业设备租赁真实有效的资产也就在300亿人民币左右,主要集中在电信、印刷、工程机械、医疗器械等领域。如此小的规模和狭窄的经营范围,给国外资本提供可购买的债权实在太少,随便一个财团就可轻易收购全中国的融资租赁资产。但真正 能变现和可在资本市场上运作的租赁资产有多少呢?

    在没有分析中国的租赁资产质量前要说明一个问题。中国的融资租赁业尽管过去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但进入21世纪以来一直发展的比较稳健,租赁项目不良资产率一般在1~2%左右,远比银行资产要优良的多。现在租赁公司的标准是:不出问题的项目就是好项目。但他们忽略了一个关键问题,只有可以进入资本市场的项目才是出资人要购买的项目。因此现在陷入无资金来源的泥潭 时还以为自己是香饽饽,等待银行来抢着吃。诸不知银行已经把融资租赁公司当作三类慎贷企业之一看待。

    中国的银行不愿意进入融资租赁业,导致中国的融资租赁公司愿意用中国的资金帮助国外企业销售他们的产品,因为有外资企业的信誉,这样融资比较容易。中国的企业却不能用国外的资金销售自己的产品,因为中国的银行不愿意为 内资企业生产的设备提供租赁融资。境外资金非常愿意近来,但不知道从何下手。尤其是本土化程度不高的外资企业,进来后仍然不知道怎样去做。

    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问题,我们不说哪家租赁公司有问题,也不说哪个合同有问题,只需要拿出一个标准来对照就知道了。如果中国的租赁公司能把合同做成这样,相信应该可以和国际资本接轨了。尽管国内资本市场还不健全,但国际资本完全有能力通过离岸操作进入中国的融资租赁业,至少他们有这个动因:手里握着安全性和收益高较高的项目,它的资产随人民币的升值而不断升值。在比中国更充裕的资金环境中谁不愿意拿到这样的好项目,而去经营风险比较高,而且收益不稳的房地产项目?

    下面根据资本市场的要求,编制出如下标准供融资租赁当事人各方考虑。

  1. 融资租赁项目必须由融资租赁经营资质的企业经营。中国的租赁业法制比较健全,但法治环境就不敢恭维了,再非法经营就更无法律保障,因此没有经营资质的项目资本市场是绝对不碰的。
  2. 绝对的物权。融资租赁之所以比传统的信贷方式安全就是因为有了物权做保障。尽管租赁的物权只是绝对优先和排他的处置权,但对于控制风险已经足够。用什么来证明物权?就是租赁物件的采购凭证。可有些租赁公司经营的项目都是供货商和承租人商量好,再找租赁公司买单 (租赁公司把租赁当作贷款来做)。凡是租赁公司不是租赁物件第一购买人的物权,都是不可靠和有风险的物权。这种弱化的物权租赁公司可以接受,但 如果要让这个权益流转起来,资本市场是不认可它的流通性。
  3. 物权的不完整性。有些租赁公司本身的实力不行,在购买物权的过程中已经把物权的权益抵押出去贷款了,资本市场在收购租赁项目时,这种物权是没有价值的二手物权,已经很不值钱了。还有些租赁公司把融资租赁当作“按揭”贷款来做,承租企业的租赁物件采购首付款已经占据了租赁物件的部分物权,残缺的物权是不能进入资本市场的。
  4. 一个标准的融资租赁合同中,出租人可以不经过承租人的同意,在不影响承租人用益权的基础上,将租赁合同转让给第三人。资本市场看中项目的安全性、流动性和收益性。在安全性保障时没有流动性的租赁权益是进入不了资本市场的。有些租赁公司还停留在转贷银行的经营理念中,在签定租赁合同中根本没有这一条,没有流动性的合同怎么能进入资本市场流动。
  5. 收益性。资本是看重利益的。如果没有收益谁也不愿意参与。有的租赁公司为了争夺好项目,把利益压的很低,这种项目已经没有在资本市场流通的价值。
  6. 时间性。资本市场只看中租赁资产的中间的时间段。即租赁合同执行至少有一年以上,以考察租赁资产的优良程度。资本市场只购买中间时段的租赁债权,目的是:一方面后段时间的债权用来为中段时间的资产做担保,另一方面后段出问题的几率比前段大。
  7. 集中性。资本市场的利益很薄,因此他们都希望能做一个很大的项目。但租赁项目一般规模都不太大,因此租赁公司就要把优质资产整合为一个“资产池”在资本市场上流动。各项目之间以及后期资产起到互保的作用,降低了融资风险。 一个租赁公司资产规模达不到15亿以上,很难获得债权融资的机会。
  8. 共管帐户。资本市场对租赁债权的收购只是一种权益性收购,承租人的还款途径是没有发生变化的,变化的只是租赁公司的租金进款帐户的共管人。大部分租赁公司在签定租赁合同时使用的是基本帐户。一个企业的基本帐户被共管,这个企业还怎样经营?如果变更基本帐户给企业带来什么样的风险,增加了多少难度 和交易成本?
  9. 关联性交易问题。有些厂商租赁公司的资金来源于股东,而这些股东大部分有自己的资金来源渠道,不需要(或不允许关联租赁公司私自让)资本市场的介入。这种债权属于不可转让债权,对资本市场来说没有意义。
  10. 垄断性问题。有些行业属于国家垄断经营,资本市场很难介入。如飞机租赁,一般都是跨境租赁,出资人都是境外机构,他们已经直接进入国际资本市场,不需要再通过境内的租赁公司在转入不成熟的中国资本市场。但事情也不是一概而论。我所了解的财团他们的成功租赁资产离岸证券化的案例就是垄断性的卫星频道租赁和水务租赁的项目。
    租赁强调租赁物件需要“轻松回收,轻松处理”,必要时还加上担保。垄断项目一般都不需要担保。只有不需要担保的项目(其融资结构和风险控制足可以超越担保条件)和租赁物件不需要处置(垄断行业不需要回收,不需要处置,也不可处置)的项目才更容易进入资本市场。

    租赁资产进入资本市场还有许多细节问题因为篇幅问题就不在此表露了。但是目前中国所有的融资租赁公司有多少资产质量能满足10条要求的呢?在我们抱怨政府、抱怨社会的时候,我们考虑了我们自己的条件了吗?我们成熟了吗?

    目前有很多厂商要成立融资租赁公司,这对中国的租赁业来说是一件值得庆幸的喜事。但目前成功的厂商租赁大都是外商投资租赁公司,他们的资金来源主要依靠股东。而中国的厂商就算成立了自己的融资租赁公司,依然是没有解决资金来源问题,因此很难开展业务。 为此建议厂商设立融资租赁公司之前,最好与金融机构、资本市场、战略投资机构建立战略合同伙伴关系,了解他们对项目的要求,以便设计自己的租赁结构。通过规范化操作,使自己的项目在一开始的时候就具备进入资本市场的条件。否则亡羊补牢成本太高,还不一定能成功。中国租赁业如果不在这方面改进的话, 外部环境改善的在好,却永远是捧着金饭碗要饭!

    目前中国的银行还没有认识到这些,给他们做工作似乎艰难了一些。但只要我们能达到资本市场的标准,国际资本会非常积极地介入中国融资租赁市场。让他们对我们只有爱没有怕,就是我们成功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