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参股金融租赁公司
给印刷行业带来什么好处

作者:沙泉

《现代租赁》网原创作品,与《印刷经理人》同期发布日期 2007年04月01日

    3月1日银监会颁布重新修订的《金融租赁公司管理办法》开始生效,许多人以为银行可以直接开办融资租赁业务,由此融资租赁公司的资金来源问题可以得到解决,印刷设备融资租赁因此可以受益。这件事情到底是否能给印刷设备融资租赁带来更大的促进作用,还需从产业链、事件背景等多重因素来分析。

    一、银行参股融资租赁公司背景资料

    银行参股融资租赁公司实际上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期就开始了。当时主要是外资银行在中国境内设立中外合资的融资租赁公司。这里要强调的是设立融资租赁公司,并不是银行直接开办融资租赁业务。他们之间有本质的区别,而后者应该更会给印刷设备租赁的发展带来冲击。遗憾的是这次新修改的《金融租赁公司管理办法》并不涉及这个问题。

    86年我国金融体制改革后出现了所谓的国企商业银行,也就是国企为主的“四大银行”和若干股份制商业银行。其中至少有三大银行参股了金融租赁公司(非银行金融机构)或者是中外合资的融资租赁公司(非金融机构)。

    然而,从上世纪81年到99年近20年融资租赁的第一衰落和2000年到05年第二次坏落衰落,银行始终在这个产业链中处于最终的资金损失承担者角色。1997年亚洲金融后,内资银行被叫停参股融资租赁公司,能退出的都退了,不能退出的要么关闭,要么还处于“植物人”状态。

    与此同时,银监会监管的金融租赁公司从1995年批准的最后一家开始,截止发稿日12年间没有批准过一家新设立的金融租赁公司,金融租赁公司也从原有的16家减少到12家。而这12中家2家到现在还没有完成第一次重组,2000年后就一直没有发给他们金融牌照,另10家至少有6家又进入二轮重组,目前勒令停业的也有4家。

    从历史上看,银行参股融资租赁公司并没有带来什么好处,更多的是受到伤害。金融租赁在行业中也没有尚佳的表现。整个银行业对租赁公司更多的是恐惧,而不是热爱。私底下都把融资租赁公司当作慎贷企业看待。

    二、银行为什么现在又开始“热衷”参股融资租赁公司

    凡事一出现,一定有它的动因,否则就没有发展动力。这次银行集体参股金融租赁公司也有它自己的背景和动因:

    1、经济环境发生重大改变,经济秩序有很大改进,法律、法规进一步健全,尤其是《融资租赁法》的立法过程,刺激了政府职能部门间审批融资租赁公司的权利搏弈权。积极审批会保持行业的监管地位,长期闲置审批权的有可能被认为这个部门不需要这个权利。这种搏弈促进了人们对融资租赁的关注,促进了银行进入融资租赁业的欲望。

    2、人们对融资租赁的认识从简单融资向更深刻的层次服务贸易转换,对于解决当前的经济滞涨问题,融资租赁是最好的工具。尤其在印刷设备融资租赁中,是解决中小企业设备融资难的最有效手段。 随着认知度的提高,设立融资租赁公司的潮流也随之升温。

    3、05年国务院颁布的《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中“鼓励金融机构开办融资租赁”。实质上从法理上已经排除了银行掺股融资租赁公司的政策障碍。但是“开办融资租赁”是个 未完成的语句,它没有说明是开办融资租赁“公司”还是开办融资租赁“业务”。事实上落实到具体的政策文件《金融租赁公司管理办法》07版是两年以后的事情,而且同样是非银行金融机构的信托投资公司,却被同期叫停和压缩历史遗留的融资租赁业务。

    4、政府宏观引导是主要因素。从上述历史过程可以看出,银行掺股融资租赁公司动力并不是很足。至少在此之前少有银行参与融资租赁业务难以说明他们的积极性。新版《金融租赁公司管理办法》出台更多的可以理解为是一种政府宏观指引的行为。特别是“6家试点单位”的限制的行为,已充分说明不是市场因素促进政策出台,而是出台政策后用市场来检验。以为银行会在短期内毫无条件地为他们控股的金融租赁公司提供资金的想法,只是一种美好的愿望。

    5、尽管如此,还是有些银行看到融资租赁的好处,早已开始以转贷以外的模式与融资租赁公司合作,避免了过去的转贷承担受损型的租赁模式,以服务贸易、保理、租赁带中间业务等多种方式参与融资租赁交易(注意:不是股份),并从直接承担风险向中间业务转换。今后最能在融资租赁方面有建树的银行是这类银行,这也是判断银行是否愿意为印刷设备融资租赁提供资金的标准。

    6、境外银行不通过银监会,而是通过商务部外资司已经在中国注册独资或合资的非金融机构融资租赁公司。可以说今后由银监会监管的金融租赁公司一定是银行控股的融资租赁公司。但银行控股或非控股的融资租赁公司不一定就要归银监会监管。 监管越宽松的租赁公司业务活动范围也宽松。

    因为绝大多数银行对融资租赁的内涵并没有深刻的认识,他们既没有看到银行参股融资租赁的好处,也没有通过参与或、操作感受到融资租赁带来的好处。因此,要说新的《金融租赁公司管理办法》出台就是允许银行参股融资租赁的政策出台,甚至等同于银行直接开办融资租赁业务,并以为融资租赁业由此会有什么“里程碑”似的重大突破还为时过早。

    三、再看印刷设备的租赁市场特征

    印刷设备融资租赁是从2001年开始大规模的开展,它的运做成功,给融资租赁行业带来许多新鲜的感受,对于正确认识融资租赁,标准地操作融资租赁等都带来了许多启发和示范。

    1、资金引导型向物权引导型转换

    融资租赁以往的失败就是把融资租赁当作转贷业务来做,融资租赁那种以融物的方式到达融资的目的投融资方式,融资租赁的债权、物权两权在手,物权有效地保证债权的做法都被忽略了。印刷设备融资租赁告诉我们:租赁的物权是债权保障的基础,没有有效的物权和租赁公司对于物权的处置能力,贷款遇到什么问题,融资租赁也会遇到什么问题。

    因为重视了物权管理和处置,因此租赁物件的二手市场、物件的保值曲线、物件的融资租赁适应性、物件的产品质量、售后服务以及厂商对物件的回购承诺,都成为开展融资租赁业务的首要条件。也是融资租赁开发一个新的领域的重要标准。由此还引发出融资租赁公司的专业化经营问题,引发出银行也要跟随融资租赁公司专业化经营的问题。

    2、解决中小企业设备融资难的有利法宝

    银行给中小企业提供设备贷款一直是比较谨慎的,尽管现在国家出台若干政策鼓励金融机构帮助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银行也采取了若干种措置响应国家号召,但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不是响应号召就能解决问题了。

    融资租赁成功进入印刷行业设备投融资领域已经有6个年头,至今没有出现大的问题。这个领域被融资租赁行业普遍认为是最安全、最标准、最有稳定收益的租赁产品;是打破脑袋都要争抢租赁业务;是证明融资租赁是解决中小企业设备投融资最有效的运作模式。也是在国际上能成为第二大融资渠道的原因。

    3、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

    融资租赁曾经被神化为高深莫测的技术经济,但印刷设备承租对象大都是个体企业,业主的文化素质不一定很高,印刷设备之所以能在这个领域发扬光大,主要原因就是现在的操作模式已经被简单化、标准化、专业化和可无限复制化。

    四、银行参股融资租赁公司开展印刷设备租赁展望

    印刷设备融资租赁不仅是一个业务模式,更是一个行业标准范例,是实践与认识能充分融合的体验场所。对于新成立的融资租赁公司,或者不熟悉融资租赁业务的租赁公司,开展印刷设备租赁业务就好象上学时的基础课一样,应该是一个必修课程。银行参股的融资租赁公司也不应该落下这一课。

    尽管如此,目前这个领域依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后进来的租赁公司要注意。一是这个产品是目前行业竞争最激烈的的领域,同质化非常严重;二是这个行业拖欠资金已经成为行规,虽然还没有影响到还租,但潜在危机是存在的;三是这个行业不大,因为融资租赁成功进入设备投资领域,产能迅速提高,但工费确在不断下降,因此未来租金是否依然能保证按期偿值得疑问。

    融资租赁公司过去只做世界前5强的进口设备租赁。从2005年开始,国家实际上已经停止了免税的政策审批,进口设备融资租赁基本进入停滞状态。这种做法客观上给印刷市场一个喘息的机会,从某种角度抑制了设备投资的高速增长,降低的工费的下滑速度。促进了国产设备开展融资租赁手段销售,促进了设备出口商在中国设厂的欲望。

    在这个转形期,在银行参股的金融租赁公司本身对这个领域不熟悉的情况下,不是告诉这些新公司应该怎样做,而是厂商要从把自己的产品做成适合进入金融市场的产品,不仅要满足用户的需要,更要满足金融市场中物权转移的需要,实现印刷设备国产化,用国内资金促进国产设备的销售,逐步完成从单纯地加工,向加工、制造厂转变。

    综合上述各种原因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新的免税政策出台会促进新一轮的印刷设备投融资热潮。工费会再次受到底走的威胁,反过来会影响融资租赁的进入。可以说是机会和危机并存。只有融资租赁物件的侧重点从进口设备转向国产设备后,才能抵御或平衡工费降低带来的威胁。

    新设立的融资租赁公司数量在不断地增长,不管是银行参股的金融租赁公司,还是非银行参股的融资租赁公司。如果他们没有把重点放在印刷业,不会对现在的状况带来实质上的改善。要想改变这种状况应该加紧对他们的宣传和引导。

    真正能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应该是国产印刷设备要与融资租赁公司建立紧密的战略联盟。融资租赁公司要树立从给承租人融资为主的租赁模式,转为促进厂商信用销售为主的租赁模式,给银行提供一个优质的金融产品。就算没有银行控股的金融租赁公司的介入,银行也愿意给所有具有安全性、收益性、流动性的融资租赁项目提供设备贷款。这才是鼓励金融机构开办融资租赁的初衷。

《现代租赁网》原创作品,转载时请注明作者和出处 更新日期:2007-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