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区金融业:严冬中阔步前行

杨晓帆

摘自《北方经济时报》 2009年01月07日

  2008年,全球金融步入严冬,中国在这场风暴中也未能独善其身。然而,从2006年就获批国家级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肩负建设中国金融改革创新基地的天津滨海新区,却并未在金融寒流来袭之时裹足不前。相反,滨海新区金融业硕果累累。

  离岸金融实质性推开

  “东疆保税港区应该具有离岸金融中心的功能,我们正在这方面先试先行。”市委常委、滨海新区管委会主任苟利军曾这样表示。

  事实上,该港区已经在去年早些时候就提出了建立中国第一个离岸金融中心的目标。

  该港区负责人也表示,要首先落实已经开展离岸金融业务的银行在东疆保税港区设立离岸分部,推动在滨海新区注册的金融机构在东疆保税港区开展离岸金融业务,争取在东疆保税港区内注册企业可以开立离岸账户。

  截至目前,已有招商银行、浦东发展银行、交通银行、深圳发展银行、香港上海汇丰银行等5家商业银行在滨海新区开展离岸金融有关业务。

  去年3月,中海油服有限公司获准在滨海新区开设离岸账户,对境外13家成员公司外汇资金实现集中管理和运营,在国内率先实现了通过境内银行开设离岸账户集中管理境外资金。

  “融资租赁中心”渐行渐近

  2007年11月16日,国内最大内资航空租赁企业———长江租赁有限公司迁址滨海新区。

  同月,工银租赁落户滨海新区,这是该区域的第一家银行系租赁公司,也是四大银行首次在滨海新区设立法人机构。

  接下来的2008年4月,民生金融租赁又将32亿元资金带到了滨海新区。紧随其后的便是天津首家外商独资的金融租赁公司———德通租赁在滨海新区的落户。

  借由融资租赁业的发展,滨海新区已在外汇资金管理、借助金融衍生品、资产证券化、产业投资、财产保险、资产信托等金融产品和金融工具的政策和创新,促进金融租赁公司的经营和业务创新,建立与税收制度相结合的租赁业务模式等方面展开探索。“中国融资租赁模式”已经在滨海新区初具雏形。

  2008年11月18日,中国租赁业论坛首次移师滨海举行,计划在这里成立税收课题小组,利用区域先行先试政策,开展融资租赁配套税收政策试点;筹建中国租赁发展研究中心;筹划支持发起租赁产业基金及创建二手设备市场交易中心。论坛还提出在滨海新区建立“中国租赁业基地”的设想,为区域打开了另一扇资本之窗。

  年末,天津保税区又与新挂牌的海航集团旗下企业渤海租赁签下注资3亿元大单。由此,国内首家专注于基础设施租赁业务的公司落户天津空港物流加工区,将与滨海新区大型制造企业合作,通过融资租赁模式,盘活企业固化资本,促进装备制造业产品销售。

  截至2008年底,已经有至少12家融资租赁企业落户滨海新区,注册资本金超过百亿元,初步形成了以航空租赁为特色的产业格局,行业聚集效应彰显。

  新机构纷至沓来

  机构网点的持续丰富,本身就是金融体系不断完善的最好佐证。

  苟利军认为,对中国来说,金融创新不是过度,而是远远不够。滨海新区今后将加强营造金融发展环境,大力支持现代财务公司、租赁公司、股权基金、投资基金、风险投资基金等,以吸引更多海内外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到这里发展。

  仅就银行机构而言,截至2008年末,滨海新区共有银行30家,其中内资银行21家,外资银行9家,共设立经营性网点455个,银行业资产总额2405.38亿元,比年初增长214.04亿元,增幅9.77%。

  2008年9月,我国首家全国性排放权交易市场在滨海新区挂牌,其定位是利用市场化手段和金融创新方式促进节能减排的国际化交易平台。

  去年1月至9月,还有韩国外换银行、捷克捷信金融服务公司、建银国际资产管理、天津国际经济金融仲裁中心和瑞普(天津)资源交易中心等金融相关机构相继落户滨海新区。

  年底前,注册资本金5000万元的天津首家小额贷款公司———德生利小额贷款有限公司在滨海新区开业。据悉,随后还将有约16家已经获批的小额贷款公司陆续面市,将为拓宽涉农融资渠道提供全新路径。

  直接融资不断升级

  拓宽直接融资渠道始终是滨海新区金融改革创新的重要突破口之一。

  去年3月全国“两会”期间,天津滨海新区获批筹建柜台交易市场(OTC),目标在于能够和深圳、上海一起构建起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同时也意在力争成为中国资本市场第三极。

  2008年,滨海新区凸显了“资本池”效应,共有63家基金类企业在此注册。

  50亿元的中国侨商投资基金、200亿元的航空产业基金、50亿元的医疗基金、200亿元的文化产业基金以及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政府创业风险引导基金———滨海创业风险投资引导基金等都在良性推动和运行之中,滨海新区已成为中国产业投资基金和私募股权基金相对集中的地区之一。

  10月,中国首家以出让企业股权进行直接融资的专业信息交易场所———滨海国际股权交易所开始试运营。业内人士认为,随着交易范围的扩大、运营经验的成熟,滨海国际股权交易所“升级”为全国性非上市公众公司股权交易市场将水到渠成。

  12月26日天津股权交易所迎来了首批3家挂牌企业,这意味着作为天津市政府批准设立、唯一被准许从事“两高两非”公司股权和私募基金份额交易的天津股权交易所正式开业。有关人士表示,天津股交所担负着融资、交易、企业孵化培育的重大使命,将是一个开放的、规范的、稳定的、有投资价值的市场。

非《现代租赁网》原创作品,转载时请注明作者和出处 更新日期:2009-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