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民深度融合发展的古镇口之路:
打造三大融合格局

 

摘自《凤凰青岛》 2016年12月12日

  本站提示:有许多人对“军民融合”到底融合了哪些方面不太清楚。为此本站特别转发关于青岛市黄岛区古镇口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的报道,以加深对军民融合的理解。

  转发正文

  青岛,黄岛区,古镇口。8年前,这里还是滨海街道一片海边渔村的聚集区,咫尺之遥的军港神秘而隔绝;如今,这里吸引了投资超千亿元的120个高端项目入驻,打造了“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新名片。

  作为曾担任海军某工程指挥部政委、军港码头的建设者,黄毅亲历了古镇口军民融合从起步到快速前行的整个进程。

  8年前,古镇口启动航母战略母港建设,仅一个月,6个村庄1429户人家全部搬迁,创造了国防工程动迁的“古镇口速度”,更被誉为现代双拥的“升级版”。彼时,军民融合尚未上升为国家战略,但古镇口却已然向着“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深度融合发展格局不断深入。

  2012年,首艘航母靠泊古镇口,一家名为盛客隆的本地企业就将蔬菜送上了官兵餐桌,公司董事长姜科勤告诉记者:“如今,我们每天要供应涉军蔬菜20多吨,还配建了近2000亩的绿色军供蔬菜基地,30多个品种,保证官兵四季都能吃到新鲜的蔬菜,还同高校一起研发舰艇远航食品保鲜技术,绿叶类蔬菜保鲜期突破45天。”依托盛客隆这样的企业,古镇口组建了青岛市首家军民融合食品保障协会。

  在古镇口,有国内首家军政校企和科研院所合作的舰船装备技术保障平台,200多家航母保障单位在列。哈尔滨工程大学青岛船舶科技园相关负责人刘春罡告诉记者:“为航母维修保障的单位遍布全国各地,平台建成之前,维保人员只能自己找酒店住,而这个11000多平米的平台,可以为维保人员提供从吃住行到安全保密的全方位服务。”

  同样在古镇口,有国内首个高校主导的军民融合型海军新装备保障人才培训联盟,依托高等院校定向开展军队人才培训,累计承训军队新装备保障人才5000余人次,为部队节约成本80%以上。

  随着保障层次的提升,古镇口创新建立军地联席会议制度,探索资源要素的军地共享,这里有军地联合投资的国内首条以“三沙”命名的进港道路,实现了平战结合;全省首家军民融合医院也开工建设,总建筑面积为36.4万平方米、规划床位1500张,将率先探索医疗设施军民共享共用新模式。军地共建青连铁路及专用线正在实施。

  “军工产业的‘零基础'曾经是古镇口搞军民融合的“短板”,而如今,产业领域的军民融合却成为古镇口的最大亮点。”黄毅说。

  产业之兴源于智力支撑。中科院青岛科教园、中国海洋大学黄岛校区、哈尔滨工程大学青岛校区等8所涉军涉海高校先后落户古镇口,5个院士工作站和16个国内顶尖国防创新团队入驻,一座以军民融合为特色、10万人规模的开放式大学城快速崛起。

  以智力为支撑,古镇口聚焦科技前沿和新装备技术保障需求,搭建起六大创新孵化平台,众多科研成果实现转化应用于市场。在哈尔滨工程大学青岛船舶科技园,有70家企业入园,三体超高速船等多项成果达到国内乃至国际领先水平。中科院青岛轻型动力研究所研制了国内唯一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轻型航空发动机。

  “军转民”、“民参军”也驶入了快车道,引进建设民参军项目25个、军转民项目20个、军民共用类项目45个,总投资达800亿元。以全自动船体表面清洗机器人项目为例,该项目实现了蛙人下海清洗到全自动机器人清洗的跨越,提效80%以上,这一民船应用项目如今也被“搬”上了海军舰艇;某军工企业研制的舰艇舱室材料,既供应航母建造,又上了民船,还出口到德国。目前,舱室环境工程、海洋新材料等一批军民两用成果实现落地转化,订单合同额达3亿多元。

 
非《现代租赁网》原创作品,转载时请注明作者和出处 更新日期:2016-12-19